搜索

韩中外长会晤未获实质成果 两国关系进入重新定位期

주옥함 记者wodemaya@newspim.com

登录 : 2025-09-19 14:24

纽斯频通讯社首尔9月19日电 在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访华、促成9月17日韩中外长首次会谈后,外界普遍期待两国关系有所突破,但会谈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双方未能围绕共同关切的核心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仅各自重申既有立场,显示出分歧依然明显。

正在中国访问的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左)当地时间17日下午会见中国共产党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兼外交部长王毅并举行韩中外长会谈。【图片=外交部提供】

中国本期待随着尹锡悦政府下台、李在明就任总统后,韩中关系会出现积极变化,甚至希望借助对美不满的情绪拉拢韩国。然而,李在明政府展现出更明确的外交方向,即坚持发展韩美同盟关系、维持韩日友好合作和重视韩美日三边协作。这是本次韩中外长会谈未能取得实质成果的关键背景。 

韩国外交部发布的会谈通稿中清楚表达其对华政策原则,"在巩固韩美同盟的同时,基于国家利益和务实精神,推动'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熟发展。"

上述表述极为罕见,历届韩国政府一贯强调"韩美同盟"与"对华友好"并重,而李在明政府则旗帜鲜明地将韩美同盟放在前列,并通过反复强调,传递"中方重要但不是优先"的信号,意在主动降低中国对韩期待值。

李在明在涉及中国的外交表述上非常直接,不再使用过去"安美经中"(安保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等模糊术语,而是明确指出:"将与美国站在一起。"同时,他也强调了韩中合作的重要性。

例如他直言批评驻韩中国大使馆前的"反华示威"为"非表达自由而是暴力行为",并责成政府妥善应对;任命前总统卢泰愚之子卢载宪为驻华大使也被中国方面高度评价。

外交部长官赵显在对外交往上也延续了这种风格。尽管轮到中国外长访韩,他仍主动访华,展现出不拘泥于形式、积极推进外交的意志,并当着中国外长的面重申"加强韩美同盟"的立场。

尽管如此,中国似乎还未完全接受李在明政府传递的外交定位信号。毕竟在北京看来,保守派政府被弹劾、民主党掌权,本应为中方争取韩国提供战略机遇。然而,李在明政府明确表示"韩美同盟优先于韩中关系",与中方预期相悖。

有外交消息人士指出,中国目前尚未形成应对李在明政府"在韩美同盟基础上发展对华合作"这一政策姿态的明确战略。

在当前国际局势高度不确定、韩国政权更替的背景下,韩中关系正进入"重新定位"的调整期。中国或将利用这段时间深入观察李在明政府的外交路线。而李在明政府则希望通过时间管理与稳定操作,让中国逐步接受韩国新的外交定位。

此次会谈中,中国未提"半岛无核化"问题,也在其它议题上仅重申原则立场,表明其也选择暂时观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和明年,韩中将先后主办APEC峰会,并有例行的韩中日首脑会议,这为双方在保持适度距离的同时,继续高层交流、稳定关系提供了便利条件。

这些机制或将成为李在明政府对中政策逐步推进的舞台,也为中国观察、适应新韩中关系提供时间窗口。(完)

韩国纽斯频(NEWSPIM·뉴스핌)通讯社

© 版权归纽斯频通讯社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