주옥함 记者wodemaya@newspim.com
登录 : 2025-10-24 16:07
纽斯频通讯社首尔10月24日电(记者 崔宪圭,编译 周钰涵)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家门前耸立着两座大山——太行山与王屋山。每次出行都要绕远路,十分不便。于是有一天,愚公决定移走这两座山,让前方变成平地。
他开始挖山,将泥土和石块运往遥远的海边。"真是愚蠢啊,搬家不就行了吗?"邻居们摇头嘲笑他太傻。
但愚公并不在意:"我不能移完,还有儿子;儿子不行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总有一天能移完。"愚公坚持不懈,挖山运土,毫不放弃。他的毅力与诚心感动了上苍,最终天神帮他移走了大山。
![]() |
这个故事出自中国古籍《列子》,即"愚公移山"的典故。它象征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启示人们只要怀抱积极信念与坚定意志,便无事不成。它也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象征性表达。
时间来到2025年9月21日,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境内,被称为"中国版大峡谷"的花江峡谷之上,一座宏伟的花江大桥屹立天际。
这座悬索桥的两侧桥塔相距近1.5公里,桥面总重数万吨,仅靠钢缆的拉力悬挂于海拔625米高空。在9月28日正式通车前一周,大桥向中外媒体开放,其横跨险峻峡谷、连接巍峨山峦的雄伟姿态,令人叹为观止。
"那样的地方,怎么可能修桥?""深山里哪来的经济价值?"施工前,人们纷纷质疑。
然而,当大桥完工后,整个花江峡谷地区的交通与旅游基础设施焕然一新。原本峡谷两岸居民需要两三小时的路程,如今只需两分钟即可往来。
"这正是中国创造的又一个现代版'愚公移山'奇迹。"站在花江大桥桥面上听取工程负责人介绍时,春秋战国时期的愚公故事不禁浮现在脑海。
愚公可谓"中国的智者"。或许,现代中国人身上也流淌着愚公的基因。多年来,中国完成了无数被世界专家认定为"不可能"的工程与改革:靠自主技术修建、截断长江水流的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大坝;在海拔5000米高原开通的青藏铁路以及被西方普遍看衰却成功推进的改革开放,造就了"长江奇迹"般的经济增长与科技崛起。
![]() |
| 花江峡谷大桥。【图片=记者 崔宪圭 摄】 |
此外,中国还在广袤沙漠上推进绿化与葡萄种植工程,将荒漠变成森林、良田与葡萄园。这些"愚公的后代们"用行动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成果。
站在花江大桥上,远眺峡谷对岸,山坡宽阔的高地上铺满了太阳能板与巨型风力发电机,它们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如同一幅生态画卷。
这些可再生能源设施,是中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鲜活见证。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兼顾增长与环保的艰巨任务,但今日的中国共产党,正以积极信念与坚毅意志,以两千多年前"愚公智慧",在新时代继续书写移山的奇迹。(完)
韩国纽斯频(NEWSPIM·뉴스핌)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