주옥함 记者wodemaya@newspim.com
登录 : 2025-11-03 08:46
纽斯频通讯社首尔11月3日电 "应尊重社会制度与发展方向,重视彼此核心利益和主要关切,通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矛盾与分歧。"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1日于庆州举行的韩中首脑会谈上,对韩国总统李在明所说的一句话。这番表态清楚体现中国在李在明政府成立后,准备以何种姿态处理两国关系。
![]() |
| 图为10月31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右)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州出席APEC峰会。【图片=APEC、韩联社】 |
习近平在提出"开启韩中关系新局面的四点建议"中,首先强调了"加强沟通与建立互信"的重要性。他在阐述这一点时指出,各自应尊重彼此的社会制度与发展路径,不应触碰对方核心利益,并通过对话化解矛盾。
换言之,习近平的讲话意在传达"尊重彼此体制,不侵犯核心利益,通过协商化解冲突"的明确信号。
从这番表态可以看出,习近平承认韩中关系存在"矛盾与差异",理解韩国作为美国盟国而在战略方向上与美国保持一致的现实。但同时也明确强调韩国不得触碰中国核心利益这一底线。
这种认识的形成,与李在明政府成立以来对中方持续传递的清晰信息密切相关。李在明政府在美中战略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一直强调韩美同盟是韩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并多次表示虽重视韩中关系,但其发展必须以韩美同盟为基础。
李在明政府对中方的这种外交姿态,与历届政府提出的"韩中关系与韩美关系同等重要"的模糊立场明显不同,也有别于尹锡悦政府先加强韩美同盟、后再与中俄修复关系的外交模式。
李在明政府明确阐释韩国与中国合作的必要性,同时清晰划定其边界,通过"降低中国对韩国期待值"的策略促使韩中关系回归现实与务实轨道。
从这一视角看,李在明今年8月访美期间提出"安美经中(安全依托美国,经济合作中国)路线已无法持续"的表述以及上月29日与美国总统举行首脑会谈时表示"在追踪朝鲜及中国潜艇活动上仍受限,需引进核动力潜艇"的发言都不能视为失言,而是与其外交定向一脉相承的体现。
此次韩中首脑会谈是将跌至谷底的两国关系重新置于新基础上的第一步尝试。双方在会谈中直视当前两国关系存在的问题,但并未刻意凸显分歧,而是努力在民生与经济合作领域寻找新的突破口。
双方签署了多项涵盖经济、文化、打击犯罪的MOU,并决定将合作范围拓展至人工智能(AI)、生物制药、绿色产业与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
这体现出中国选择"求同存异"的务实态度,也是对李在明政府"降低期待值"外交策略的回应。中方意在通过先行发掘可合作领域防止因体制与安全矛盾导致关系全面僵化,为双边关系保留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位熟悉中国事务的政府消息人士评价称:"在以韩美同盟与韩美日合作为外交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政府在维持对华关系稳定、减少不必要冲突方面的务实努力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功。"
但此次会谈并未消除韩中之间的根本分歧与冲突。相反,在朝核问题、安全议题及对美中竞争的立场认知上,双方的"矛盾与差异"反而更加清晰。
两国仅同意今后继续保持沟通与对话。未来在安全等敏感领域的博弈仍将持续。中国预计将更强力牵制韩美、韩美日的紧密合作,并继续以朝鲜为战略杠杆。
此次会谈中,习近平未公开提及"无核化",在"反对朝核"的立场上留下模糊空间。另一方面,韩国也正推动引进核动力潜艇、修订《韩美原子能协定》以扩大浓缩与再处理权限,并支持驻韩美军扩大战略灵活性。
因此,双方在安保认知上的对立或将令韩中关系长期处于"如履薄冰的状态"。(完)
韩国纽斯频(NEWSPIM·뉴스핌)通讯社